「人心微微擺盪、終於發生變化的那一瞬間,不論時間、地點,總會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發生。這就是故事的開始,也是我一心描寫的魔幻時刻。」── 宮下奈都
(圖片來源:博客來)
十二篇短篇集,這位日本作家:宮下奈都的第一本台灣譯本小說,翻譯的文筆出奇得好,有那種輕柔、卻澄澈乾淨的口氣。
就像鑽子一像,把這陣子、近年餘壓著的,沉重的痛苦、淚水、快樂與憤怒,開了一個小小的缺口,這個有風的下午,一點一滴的漏掉大半。
「人心微微擺盪、終於發生變化的那一瞬間,不論時間、地點,總會在每個人的生命中發生。這就是故事的開始,也是我一心描寫的魔幻時刻。」── 宮下奈都
(圖片來源:博客來)
十二篇短篇集,這位日本作家:宮下奈都的第一本台灣譯本小說,翻譯的文筆出奇得好,有那種輕柔、卻澄澈乾淨的口氣。
就像鑽子一像,把這陣子、近年餘壓著的,沉重的痛苦、淚水、快樂與憤怒,開了一個小小的缺口,這個有風的下午,一點一滴的漏掉大半。
人生,要做「痛」的功課
文│蔣勳
沒有經過失敗的人生,那真是遺憾,因為失敗的時候是最好的時刻。退稿時的沮喪,思考後重新再出發;愛一個人得不到回應時,孤獨時刻回來做自己,反而把自己搞清楚了。這些人生記憶最深刻的事,只有在失敗時才能嘗到。
(圖片來源:某年某月上網隨手抓圖,忘記了…)
在書店翻完「127小時」這本書,我一向膽小,別說看電影了,甚至也不敢細看小說,快速跳頁讀片段罷了。
原著是真人真事寫成回憶錄的小說,大意是說登山高手Aaron Ralston獨自一人,在峽谷中攀岩時遭遇意外,他右手被巨石壓住,受困127小時的過程。看過電影預告非常精采,雖然是獨角戲,但節奏及配樂都很明快。小說文筆也生動,生動到讓人感受到毒陽烈烈,卡在夾縫中暈眩的絕望。
如果是你,你會怎麼辦?
看到封面書名「我已無求」旁邊就是肥佬黎壯碩的半身像,嗤一聲笑出來,又忍不住覺得,大概只有他能用這麼老土又狂妄的書名,卻不讓人討厭。
黎智英的文字就像他本人給外界印象,很「土實」的自信,乾脆俐落。
他的中文用字遣詞口語化,雖然他連小學都沒畢業,但愛好閱讀,英文比中文還流利,Hayek 和 Karl Popper對他的影響極大,《蘋果日報》大樓的門口還有海耶克銅像。
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到暮光之城的小說封底,立即噗嗤一聲笑出來:
「有三件事我很確定:
第一、愛德華是吸血鬼
第二、出於天性,他渴望喝我的血
第三、我無可救藥地愛上他了......」
拜託,有沒有這麼老套的羅曼史!
但是彼時市場炒得正火熱,獲獎無數:「紐約時報評主編精選」評選該作為年度最佳小說之一,同時也入選了美國圖書館協會「十大青少年優良讀物」,作者Stephenie Meyer更被譽為「2005年最佳作家新秀」。不僅得獎,而且銷量也驚人,什麼是名利雙收,這就是了。
到家把束得緊緊的頭髮解開,吃完晚餐喝杯紅酒,配著書窩在沙發上讀。
忙完一整日後,整個人方才鬆懈下來。
今晚喝的酒是便宜的西班牙蘇維翁,因為放了多日沒喝完,雖然有用wine pump還是酸得一塌糊塗,喝了兩口重新抽完氣放回冰箱,只能做菜不能獨飲啦。看是看不出來的,仍然香馥,但嗅得出來,一入口亦知。
像是今晚這本「少年不愁」,老好亦舒的第226本著作。226本,所謂「著作等身」也差不多是這樣了。排成一疊說不定還比她身量高呢。寫了這麼久,有點像是集郵,或是愛已成習慣,並不真正在乎內容是什麼,仍然會得帶回家。
圖片來自博客來
在書店看到這本書,翻了幾頁覺得文筆通順,所以就帶回家拜讀了。
對于美人的印象還停留在她的「新聞哇挖挖」、補習界名師出身,最佩服她的事蹟,是她能放下如日中天的事業,和全家人到國外遊歷近一年的魄力與捨得。要能做到「捨得」這兩個字,知易行難。
像泰戈爾寫過的:「美就圍繞我身邊,但一盞小蠟燭遮蔽了它。因為燭光,月光就進不來了。」我們常常因為捨不得燭光的小美,而放棄了擁有更多更重要的事。
就像重新經歷一次青春期的尷尬和渴望,讀著Curtis Sittenfeld的「我在貴族學校的日子」。
新書一堆大部頭的書,很明顯從「達文西密碼」之後沿伸出的相似類型,這對作者不公平,但就會因為煩膩自動跳過,最近看過較清新的小品當數「綿羊偵探社」,最感人則是出版很久的「燦爛千陽」,最觸動我的則是這本「我在貴族學校的日子」。
(圖片來源:博客來)
開心的時候讀悲傷的詩,悲傷的時候讀開心的詩,如果詩充滿了撲朔迷離的字句,那麼有很多可能:不開心但是要假裝開心,開心時要壓抑假裝不開心,或是,其實連寫詩的人都不懂自己開不開心,太交纏的情緒。看的人也絞盡腦汁,忘記原來究竟的問題。
每次讀嚴長壽的文字,都感動到覺得他應該去當總統。
當然文不一定如其人,但從他的文字中分享的經驗、想法與熱忱,還有對工作、生命的熱情,對週遭人事的關懷…,在在都讓我非常感動。真正的愛台灣不應該只是政客拿來操弄選舉的口號,而是切實的以開放宏觀的世界觀、真誠熱情的努力去解決現在台灣遇到的難題,關注下一代的教育和長久的文化經營。
最近有很多不錯的書看完,想記錄讀後心得,結果一直付諸流水。
一方面是因為心態與生活在轉變,自己也還在調適;另一方面替自己設定了一些目標,忙到分身乏術。